Search

【共。讀】

「親子共讀,重要的是“共”,不是“讀”,它是創造一個親子聊天的話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共。讀】

「親子共讀,重要的是“共”,不是“讀”,它是創造一個親子聊天的話題。」剛在臉書推薦文章上,看到這麼一句話,真的深入我心。

第一胎時承襲了學姐育兒的經驗,在小魚哥哥3-4個月,開始進行親子共讀,愛看書的哥哥很能配合,坐在我懷中一本接一本,到現在仍是持續著這個習慣。

而小魚妹妹跟哥哥大相逕庭,有時能持續一段時間,有時甚至一本書唸到一半就跑走了,有時只指定某幾頁來看。

愛看書的哥哥比較棒嗎?該擔心沒辦法坐好看書的妹妹嗎?

其實,每個寶寶大腦都是獨一無二,他有著他喜歡進行活動的方式。

有些寶寶愛視覺接收訊息、有些寶寶愛聽覺、有些寶寶愛動態,需要邊動邊學習、有些寶寶愛操作……。小魚妹妹和哥哥不同之處,她愛用“玩”的方式來進行共讀、她喜歡一本書反覆看上好幾遍,你蓋上她還會生氣、她喜歡操作/觸摸甚於找找看的玩法……。

有時並不是寶寶無法進行親子共讀,而是需要我們大人換個進行方式,過於要求容易兩敗俱傷,吃力不討好,反而失去了“共”讀的本意了。

親子共讀是個媒介,看的是什麼書、看完與否、寶寶學到了什麼,那些都是其次。你可以是拿著寶寶指定的雜誌,找裡面的寶寶照片來模仿表情、你可以是拿著車子廣告單張,帶著寶寶認顏色和標誌,或是發出各種車子的聲音……。最重要的是你和寶寶之間情感交流、能共同享受這一段時光。

你家寶寶最愛看什麼呢?
他喜歡用怎樣的方式進行呢?

#親子共讀首重共不是讀
#配合寶寶優勢能力慢慢增強弱勢能力
#親子共讀可結合視覺聽覺動態操作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兒童發展、居家遊戲、育兒心情雜記
View all posts